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系统规模不断增大,重要性越来越高,其对系统弹性、可用性、运营效率、可运维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UPS无疑需要匹配这种要求。在此背景下,UPS??榛丫晌到绲墓彩?。与传统塔式机相比较,??榛疷PS具有以下优势:
1)投资有效性:随需扩容,节省初期投资;
2)??槿哂喔呖煽啃裕罕苊獬鱿种卮蠖系缡鹿?
3)易维护性:在线热插拔,维护简单快速,无须转旁路;
4)节能环保性:对电网污染小,高效率及??樾菝叩燃际跫跎倌茉蠢朔?。
正因为具有如此众多的优点,目前大多数UPS厂商都已发布??榛疷PS,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或正在考虑使用模块化UPS建设新数据中心。但现今市场上的??榛疷PS所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客户在选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困惑,本文将基于笔者的应用实践与理解对两种主流架构的??榛疷PS进行剖析,希望能给各位读者一些帮助及启发。
2.??榛疷PS的两种典型架构
1)分布式架构
图1中展示了分布式??榛疷PS的系统架构。
图1分布式结构的??榛疷PS架构
分布式是早期??榛疷PS经常使用的一种架构。此类??榛疷PS系统层面上等价于数台独立的UPS直接并联,其功率??槔眯⌒蚒PS改造而成,可自主独立工作,其特点是:①除整流、逆变的控制外,均流与逻辑切换也由内部控制单元控制;②内置容量与功率??槿萘恳恢碌木蔡月罚谂月纺J绞?,由每个模块内的静态旁路共同承担负载。
2)分布+集中式架构
与之相对应,图2展示了另一类架构的??榛疷PS。
图2分布+集中式结构模块化UPS架构
分布+集中式结构的??榛疷PS设备所有的功率模块内置控制单元用于本??榈恼髌饔肽姹淦骺刂?,而将整个系统的均流及逻辑切换等功能从模块内部控制单元中提取出来,由一个集中的控制??榭刂?。为了消除可能引入的单点故障,该控制??榧跋嘤νㄑ蹲芟呔?+1冗余。当一个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整个UPS系统中功率??榭捎闪硪淮τ谌缺缸刺目刂频ピ薹旖庸芟低晨刂疲U舷低巢患涠显诵?。同时,功率??槟诓辉倌谥镁蔡月?,系统配置一个静态旁路模块,其容量即为系统容量。
3.分散控制与分布+集中控制逻辑模式对比
分布式架构的??榛疷PS采用分散控制逻辑模式,系统中每个??槎己幸桓鐾暾懒⒌目刂频ピ?,系统的主控??榛嵬ü欢ǖ穆呒嬖虼酉低衬谒心?橹醒〕?,其余??樽魑涌啬?樘又骺啬?榈鞫?。当UPS系统中的一个从控??槌鱿止收鲜逼溆嗄?槿哉9ぷ?,当主控模块出现故障时可通过一定的竞争规则来使得另一个??樽魑骺啬??,保障系统继续正常工作。
分散控制逻辑模式的优点在于每个控制单元都可以完成对系统独立控制的工作,故不存在这方面的单点故障点。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因为主控??榧纫肀旧淼男藕?,又要协调各??橹涞男藕?,所以控制逻辑比较复杂,软件逻辑可靠性不高。其次各主控模块故障后,会在剩余模块中竞争产生一个??樽魑骺啬??,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竞争失败导致系统故障。
分布+集中式架构的??榛疷PS功率??槟谡?、逆变的控制是分布的,而均流逻辑等控制则是集中控制模式,即采用独立集中的控制???如图2中控制???来检测市电的频率和相位,然后向每个??榉⒊鐾叫藕?,各个功率??榻邮艿酱送叫藕藕笸ü陨淼目刂苹肥涑鱿嘤ζ德氏辔坏恼也?。
当市电丢失时,集中控制??榛嶙约げ叫藕欧⑺透鞲鯱PS??槔幢Vじ鞯ピ氖涑鐾低?。同时在均流的控制实现形式方面,集中式架构的??榛疷PS依靠控制??槔醇觳庹鱿低车母涸氐缌?,然后除以系统??槭坷醋魑鞲鯱PS??榈木鞑慰贾?,进而与各模块输出电流比较后求出偏差值来不断调整各??榈氖涑龅缌?,以保证系统内??榧淞己玫木鞫?。分布+集中控制逻辑模式的优点在于采用独立的均流与逻辑控制单元,均流度更好,且控制逻辑层级清晰,各功率??橹洳淮嬖诰赫叵?,软件逻辑可靠性较高。为了保证集中控制单元的可靠性,避免单点故障,一般采用该架构的UPS控制单元及通讯线路均会做1+1备份。1+1热备份是最常用的备份方式,其可靠性在各类系统长期运行实践中已得到验证。
综合来说,集中式冗余架构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
4.集中旁路与分散旁路对比
正如本文中两种架构图所示,目前大容量??榛疷PS系统的旁路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1、系统集中旁路模式(UPS系统内只有一套旁路系统,如图2所示);2、系统分散旁路模式(UPS系统内每个功率??槎加幸惶着月废低常缤?所示)。集中旁路系统具有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的优点,而分散旁路具有可扩容,成本低的优点,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风险。
对于分散旁路模式,表面上看因分散布置,在UPS??槿哂嗍崩嗨朴谌哂嗌杓疲淮ε月饭收?,其它旁路仍可工作。实际上此种分散与冗余有本质不同。旁路的主要器件为SCR.因为器件的离散性较大,系统工作在旁路模式时,各个旁路基本不可能处于均流状态;而为了保持旁路输出的电压波形完整,在旁路模式时不会进行开关动作,难以电流进行控制,仅依赖自然均流不均流度很难控制在25%以内,电流大的??楹芸赡芤蚺月饭囟鼗跋煜低彻┑缌?。
除了稳态的均流问题,在瞬态时分散旁路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在系统控制器发送切换旁路模式的信号之后,因为信号传输路径、??榭刂破飨煊λ俣取⑵骷恢滦缘雀鞣矫嬖?,各个旁路很难同步切换,而先切换导通的SCR将承担大部分负载甚至所有负载,极易导致该SCR失效。
静态旁路是主路模式的冗余,作用非常重要。而分散旁路的设计方式大大降低了旁路的可靠性。实际上,在传统塔式UPS应用中当并机数超过四台时,一般为了避免旁路不均流问题,都需要采用集中静态旁路系统。因为旁路系统的限制,采用分散旁路系统的UPS很难具有较好可扩展性。
5.总结
如上所述,??榛疷PS电源因其高可靠、易维护、易扩容等优点,大大地节省了客户运营维护成本,为业务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两种典型架构的??榛疷PS都能提供较好的维护性与扩容能力,比起传统UPS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但从技术角度分析,集中式结构的模块化UPS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优异的可靠性。